中国铸造网 - 铸造行业门户网站 !

商业资讯: 行业动态 | 技术动态 | 市场分析 | 产品信息 | 近期招标 | 原料行情 | 政策法规 | 财富人生 | 名家看点 | 特种铸造

你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商业资讯 > 特种铸造 > 3000年前广西人就会铸造青铜器了?这里有证据!
L.biz | 商业搜索

3000年前广西人就会铸造青铜器了?这里有证据!

信息来源:china-z.com   时间: 2023-03-26  浏览次数:118

  青铜器是文明的重要标志,上个世纪90年代末,位于中越边境的广西那坡县感驮岩遗址出土了一大批新石器时代晚期的器物,考古学家虽然没有在其中发现青铜器,但是却发现了这里曾经自主铸造青铜器的蛛丝马迹,究竟是什么物品,足以证明一个文明已经进入青铜时代?

  01

  蛛丝马迹

  青铜时代,是以青铜铸造工具、用具和武器的历史阶段。铸造青铜器是人类从原始走向文明的重要标志之一,大幅提升了社会生产力和文明的生存扩张能力,加速了文明进步,使其政治、经济、军事、社会都上升到新的阶段

  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中发现的大量青铜器和青铜作坊,见证了中国最早的广域王权国家——夏王朝的繁荣强大。

  之后商周青铜器所衍生的王权礼器文化、战争艺术、共同信仰、政治体系不断向周边扩展,在短短几百年的时间里,已经遍布神州大地。那么这股以青铜铸造兵器、礼器的风潮,是什么时候蔓延至八桂大地呢?那坡感驮岩的考古发现,正为这个问题提供了一个答案,而承载这个答案的,是几件小小的石范。

  02

  石范与青铜器

  收藏在广西文物保护与考古研究所里的这一块小小的石范,仅有7厘米长,3.5厘米宽,1.2厘米厚,用灰白色砂岩制成。这一面略微凹下去的槽,推测是用来铸造小刀的。

  石范作为早期青铜文化的典型器物,在感驮岩遗址中被发现,推测当时的先民已经可以自主铸造一些诸如刮刀、匕首等器物,进入了青铜时代。

  在感驮岩遗址发掘之前,广西出土的最早的青铜器是来自武鸣马头的商代晚期铜卣和铜戈。

  这些铜器虽然精美,但极有可能不是本地制造的产物,而能够确定为自主铸造青铜器的证据,则来自于马头元龙坡墓地的石范,其年代约在西周时期,那么感驮岩石范的年代是否更早呢?

  03

  追根溯源

  碳十四测年法

  要判断器物的年代,可以将器物与其他遗址已经确定年代的典型器物进行比对,这些石范与华南地区出土的石范十分相似年代应该也相去不远,大致在距今3000-4000年左右。

  由于古代的文化传播发展受地理条件所限,两样物品即便器型相同,年代也可能相差数百年,要想得到更准确的年代数据,必须借助碳十四测年法。

  ?碳十四是一种碳的同位素。地球上的生物只要活着,就会不断吸收碳十四并保持一定含量,但生物死亡后,体内的碳十四就不再产生,转而以每隔5730年衰减50%的速度进行衰变。因此,对出土的生物遗骸、植物种子等物质进行碳十四的含量测量、校准,就可以推断出它们“活着”的时代距今有多少年。

  炭化稻与炭化粟

  感驮岩遗址二期出土了不少稻谷、粟米,它们被摆成小堆状,似乎是作为祭祀使用。这些已经炭化的谷物,是极佳的碳十四测量样本

  考古学家将2件炭化稻、1件炭化粟样品送往测量,得到的结果令人振奋——与石范同期的炭化稻样本年代约为距今3300-3000年,对应到历史中,大约处于商代中晚期。这说明八桂先民进入青铜时代的时间,基本上与岭南周边族群一致。

  在广西的先秦考古中,炭化粟只有感驮岩遗址发现,其他地方均未出土,粟这种来自西北的农作物,是如何传入广西的呢?

  04

  感驮岩文化之源

  专家解读

  广西文物保护与考古研究所考古研究室主任何安益对炭化粟研究发现:在四川、云贵高原的遗址中均发现不少粟米,串联成了一条半月形的一个文化走廊,从西北进入成都、云南一路进入广西,感驮岩粟米,说明西北文化因素、中原文化因素在这里产生着一些影响。

  文明交流与发展

  这些大量用于祭祀的炭化谷物,说明这里的农业生产已经相对成熟,而精细的石器制作和青铜器铸造,也说明社会分工进一步细化,生产力得到极大提高。不难想象,在3000年前的商代晚期,那坡感驮岩的先民由于与云贵高原、华南地区的古文明产生了积极交流,因此已经掌握了超越附近其他部落的科技生产力,无论是狩猎、制造、农业还是战争,它都拥有着领先的优势,向周边拓展就成为一种必然。

  专家分析

  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馆长、感驮岩遗址发掘队队员韦江认为:感驮岩文化它有一个共同的地域,共同地域的分布范围,基本上就是到武鸣河流域以西,右江的上游这一带,左右江的交汇分布的比较多。

  05

  文明传播

  距离感驮岩约400公里的武鸣马头镇,两地之间相隔崇山峻岭,水路也无法直通,对于三四千年前的古人来说,很难产生频繁交流,然而考古学家却在这附近的岩洞葬中,发现了不少感驮岩文化类型的物品。

  这些出土自岩洞葬的石锛、玉锛、玉凿、陶罐,无论器型还是磨制手法、文化面貌都与远在数百公里外的感驮岩器物十分相似,却与相距仅十余公里的马头元龙坡墓葬出土器物有所不同。考古学家推测,武鸣河流域的一些岩洞葬遗址,属于感驮岩文化左右江类型,而附近的元龙坡却属于马头文化类型,二者之间的交流互动十分频繁。

  商亡周兴,使中原大地充满着剧烈的社会变动,周人在殷商废墟之上创建了一套完整的政治文化礼制体系,这让远在岭南的八桂先民,也进入了一个迅速发展的时代。自西周以后,武鸣河流域的马头族群加速扩张,与感驮岩文化族群合并,再逐渐与周边其他部落组成为一个更大的族群——骆越人,从此绽放了更瑰丽的骆越文明之花。

    ——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铸造网证实,仅供您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