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铸造网 - 铸造行业门户网站 !

商业资讯: 行业动态 | 技术动态 | 市场分析 | 产品信息 | 近期招标 | 原料行情 | 政策法规 | 财富人生 | 名家看点 | 特种铸造

你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商业资讯 > 特种铸造 > 以创新力铸造活力之城,什么是青岛高质量发展的密码?
Q.biz | 商业搜索

以创新力铸造活力之城,什么是青岛高质量发展的密码?

信息来源:china-z.com   时间: 2022-01-26  浏览次数:20

  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代对高质量发展提出更高的要求,创新便成为了实现高质量发展的要诀。

  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作为经济体量稳居全国前三的工业大省,之于山东,“创新”二字倍显责任重大。

  创新力是衡量一个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关键指标。创新力的高低,直接决定着生产力的高低和竞争力的强弱,左右着区域高质量发展的走向。而青岛作为北方第三城,是山东耀眼的“明星”城市,必须承担起引领创新型省份建设的重担。

  青岛正在成为各种创新要素发挥聚集效应的广阔平台,日益迸发出创新的澎湃动能。伴随山东进入“两会”时间,这座省内经济中心城市的未来,值得期待。

图片来源:摄图网

  重点突破,这是青岛提升创新力的新思路

  2021年10月27日,青岛市统计局公布《2021年前三季度青岛市经济运行情况》,前三季度,青岛全市生产总值为10310.36亿元,这是青岛前三季度GDP首次破万亿。

  如此成就,并非因循守旧便能轻松达到的。

  时代发展的趋势就是创新,提高经济社会发展质量的关键所在就是提升创新力。而如何提升创新力便成了亟待思考的问题。

  随着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成为共同追求,各省市纷纷开展了高新技术产业的引进与自主培养,深入推进新旧动能转换工程。因而,找准产业发展方向便是提升创新力的关键一环。

  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这个议题虽然宏观,但寓意深刻。坚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关键在于如何才能从自身特征出发,摸准时代脉搏,前瞻性布局新兴和未来产业,从而进行重点突破。

  以青岛西海岸新区为例,去年,经过深入考量,青岛西海岸新区从自身发展特点出发,成立青岛国际海洋产业资本配置中心,全面发起国际海洋产业资本配置行动,推动海洋领域科技、人才、产业、资本深度融合。与此同时,新区着力发展新一代半导体、新经济等九条重点产业链,精准发力船舶海工、海洋生物医药两大千亿级产业链。

  2021年以来,青岛全面发起“项目落地年”,聚焦重点领域,突出产业强根基,做大做强海洋经济、新一代信息技术等五大一流产业集群和航空航天等三大新兴产业集群。2021年前三季度,“四新”经济项目总数超过3600个,投资同比增长14.2%;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技术产业、制造业技改投资分别增长14.4%、19.4%和30%。

  从数据来看,青岛重点突破以提升创新力的思路成效明显。

  坚定创新,努力走在前列

  《商君书·战法》有言:“王者之兵,胜而不骄,败而不怨。”

  《尚书大禹谟》也曾说过:“满招损,谦受益”。

  创新永无止境,在某一阶段取得成绩,不代表可以一劳永逸。当前山东省发展正处于转型升级的紧要关口,青岛亦是如此。唯有不断创新,才能把竞争和发展的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要努力实现在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创新力上走在前,就必须坚持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让创新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全过程;就必须大力营造良好创新环境,全面激发创新创造活力。

  正如前面提到,青岛在前瞻性布局新兴和未来产业,重点突破,取得了颇为不错的成效,但并不代表青岛就忽视了其他方面的发展。

  当然,人非完人,对于城市而言亦是如此。增强社会经济发展创新力,不单是某一方面、某一领域的创新,而是涵盖科技、制度、管理、文化等全方位的创新,这是更高的发展目标,也是更高的发展要求。

  目前,山东已经进入“两会”时间,对于青岛而言,在未来的发展道路上能否坚定创新的思想,关乎青岛能否更进一步。

  充分利用青岛自贸试验区、上合示范区等融入国家发展战略的高能级平台,坚持走向全国走向世界。与此同时,打造良好的政治生态、产业生态、市场生态、社会生态、自然生态,深入开展强链补链行动,打造高素质人才聚集高地……

  这一系列的措施,最终都落在“坚持”二字上。

  创新大潮奔涌向前,千帆竞发勇进者胜。岁末年终,展望未来,铸就“创新之城”的青岛,值得期待。

    ——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铸造网证实,仅供您参考